一季度,我國制造業整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勢頭,制造業投資也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的數據,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15.6%,高于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3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2.7%。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7.5%、35.4%。
“制造業投資已經成為穩投資、穩經濟的重要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在近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在制造業投資方面,上中下游產業均保持較高增速。此外,民間投資和推動產業升級的投資均保持較高增速。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居世界首位,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影響力持續攀升。隨著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我國制造業持續發展依然具有廣闊空間。
為了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信部出臺了《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又聯合11個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
霍福鵬表示,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兩個方面協同發力,鼓勵引導支持更多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的投資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投資力度,結合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要求,謀劃啟動重大項目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投資力度,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進程,打造制造業競爭新優勢。
“保持制造業投資增長的同時,要注重投資質量的提升。”霍福鵬說,要加快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專項行動,聚焦“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高端新材料、重大技術裝備、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農業機械裝備等8個重點領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建設,提升行業技術水平,打造重點領域產業鏈競爭優勢。
當前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給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構成挑戰,也給制造業投資保持良好勢頭帶來壓力。”霍福鵬表示,要繼續完善投資環境,拓寬制造業投資融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投資,推動更多骨干企業加快成長,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成長,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司長歐鴻認為,社會投資在全部投資中占大頭。現階段我國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有效投資空間廣闊。將落實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促進社會資本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督促回收資金加快用于新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