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俄烏沖突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在食品企業財報中已有體現。4月20日和21日,達能和雀巢先后公布了2022年一季報,財報顯示,提價策略對兩家巨頭業績增長的幫助良多,雖然一季度中國市場多地出現新一輪疫情,但實際業務受到的影響有限。
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雀巢實現收入222億瑞士法郎,約合1505億人民幣,可比收入增長7.6%,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勢頭,但在驅動增長的因素中,2022年一季度因為提價帶來的業績增長率為5.2%,銷售帶動的增長率為2.4%;而2021年財報中,提價貢獻的業績增長率為2%,來自銷售的增長率為5.5%。
雀巢方面回應稱,這一變化體現了成本的大幅上漲。
達能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62億歐元,約合43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價格的提升帶來了4.9%的增長,而銷量帶來2.2%的增長。
由于俄烏沖突和全球疫情,導致國際油價、糧食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在今天的業績會上,雀巢集團首席執行官施奈德也表示,目前成本通脹繼續急劇上升,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雀巢需要在2022年采取進一步的定價策略和緩解措施。
但這一漲價趨勢在中國市場體現的并不明顯。
財報顯示,雀巢中國市場2022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4億瑞士法郎,銷售額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7.6%,其中咖啡、調味品等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仍未擺脫下滑。在增長中,因定價帶來的增長貢獻為-0.5%,在市場人士看來,這一表述即意味著“沒漲價”。
2022年一季報也是“獨立、換帥”后的雀巢大中華大區的首個成績單,2021年10月,雀巢集團宣布首次將大中華區分拆獨立成為五大業務區域中的一極,并認命原太太樂CEO張西強接替羅士德擔任大中華大區的CEO。
達能的情況也類似,中國市場嬰幼兒營養品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但在整體增長中,價格拉動的增長僅占2.1%,銷量拉動的增長則占到13.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以來,為了應對疫情影響和原料成本上漲,國內多個食品品類的企業都宣布進行價格上調。有國內食品企業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1年以來,面粉、棕櫚油等成本有15%到20%的漲幅,并預計2022年原材料漲幅貨與2021年接近。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和成本上漲對于頭部食品企業的影響有限,但對于中小企業的影響較大,前者可以通過供應鏈和渠道優勢消化上漲的成本,此消彼長下,中小食品企業的生存空間會進一步被壓縮,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